臺球*早傳到亞洲的國家是印度和泰國,后來是日本,傳入中國是在十九世紀清朝末期。解放前,只有大使館、租界地和北京、上海、廣州、哈爾濱、沈陽等幾大城市私人開辦的小規模的臺球廳室,只有幾張球臺。
解放后,我國在1960年舉行過一次全國比賽。二十五年之后,于1985年在天津和上海先后舉辦了兩次全國性比賽,1986年北京又舉行了一次。這幾次的比賽中,涌現出一批好手。如上海的孫麟伯、陳仁鈞、蔣紹國,北京的杜小明,深圳的鐘敏文和天津的沈會英等。小將杜小明兩次奪得全國開侖**,19歲的鐘敏文取得斯諾克佳冠,這些新生力量給我國臺球運動帶來了勃勃生機。
當時,在上海有蔡國紀和新鑫兩家小廠生產制造球臺,終因剛剛解放不久,根據當時群眾的經濟生活狀況,參與臺球活動為時尚早。因此,僅僅維持幾年就結束了。伴隨著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臺球也和其他運動一樣得到普到普及發展,大中城市許多體育場館、俱樂部、娛樂中心、大賓館、飯店都設有臺球廳、室。許多大中小村鎮、大街小巷遍布臺球設攤。
1986年,中國成立了中國臺球協會,各省市也相繼成立地方的臺球協會。1986年8月,上海的金花杯臺球巨星大賽,是我國舉辦的**次世界高水平的比賽。參賽的有三屆世界**英國的戴維斯,他身材修長,風度飄逸,能攻善守,銳不可擋。37歲的泰勒,是1985年世界**,他沉著穩健,臨危不亂,在1986年世界大賽中挫敗了戴維斯,而榮獲**。另一位世界**基夫斯他球風樸實,有非凡的臺球天才,曾經擊敗過戴維斯和泰勒,奪得1979年世界大賽的桂冠。
1987年3月5日至8日在北京舉行的健牌杯中國國際臺球大賽,英國的八位世界臺球高手和八位中國選手參加了比賽。這八位世界高手是世界排名**的史蒂夫·戴維斯、第三的丹尼斯·泰勒、第五的吉米·懷特、第七的威利·索恩、第八的特里·格里菲斯、第十的托尼·米奧、第十三的尼爾·福爾茲、第十六的雷克斯·威廉斯。他們的精采表演令我國觀眾如癡如醉,大飽眼福,*后,威利·索恩以5比2擊敗吉米·懷特奪得**。
1994年在北京第四十中學與星偉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聯合首次創辦了臺球運動專業班,引起了考生、家長和社會的青睞,并得到亞洲與世界臺聯的支持。為貫徹“中國臺球走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培養國家急需的有文化理論和高技術水平的新型臺球運動員、裁判員和管理人材,1995年在臺球專業班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中國**所“北京臺球運動學校”。1996年星偉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又與北京體育大學聯合創建了運動系臺球項目,為中國培養高級臺球專業人材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