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桿撞擊到母球的點以及真正的出力點并不一定相同。其中,球桿撞擊到母球的點稱為 A 點,而真正的出力點則稱為K 點。A點與K點之間的距離,一般而言是越長越好。因為這樣可以縮短母球和目標球之間的距離,也比較容易準確的命中目標,提升打球時的準度。
基本的站姿是以身體與地面成 45 度角。而且如果身體為時鐘的轉軸,左腳在十一點鐘方向,與肩同寬,右腳則是踏往一點鐘方向,兩腳距離約半個鞋子的距離。持 桿的手臂不可以緊張,而且要打直,如果手臂往下掉就打不好了。而上半身應該要打直,下巴與桌子距離保持在五公分左右,球桿則在距離母球約十五到二十公分處打擊。
打球時,球桿即使一樣打在拉桿的點上,但是 K 點的力量大于 A點很多,就是拉桿。如果A 點的力量和K點的力量差不多,但是都只用三到四成的力量,就會形成所謂的煞車桿。當A 點的力量和K 點差不多,而且都用八到九成的力量去打,就是「頓拉桿」。
而推桿就是K點的力量大于A 點的力量很多,以產(chǎn)生母球向前旋轉的效果。一般而言,如果用相同的力道在推桿和拉桿上,推桿由于有母球向前旋轉的力道會比較長。短距離的推桿,如果出桿時不注意,可能會兩次撞擊,造成犯規(guī),平時應該要多加練習。
頓桿一般要撞擊目標球四分之三以上的厚度,才稱做頓桿,其效果和煞車桿有點類似。打頓桿時, A 點和K 點的力道差不多,而且力道都比較大。由于頓桿的速度比較快,因此打頓桿時要特別小心。
九號球開球時,不可以瞄準一號球整顆,因為出桿時,手會有偏差,所以如果瞄準一號球的整顆,母球很可能會偏左,甚至洗袋。一般而言,球桿是瞄準在一號球的右邊一點點,才能夠真正打到一號球的整顆。自我練習時,可以練習將球依序排成 L 形,不過八號要排在中間,接著試著讓所有的球都進同一個底袋,對于控球會有很大幫助。